2021年泰安市政府工作报告93项
泰安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建设
完成情况报告
今年以来,泰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的重要论述,在退役军人事务部、省厅的指导下,坚持以退役军人为中心,以体系建设为载体,以精准服务为抓手,以提高社会各界和退役军人满意为目标,持之以恒抓体系促服务,抓根本促提升,努力提高退役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尊崇感、自豪感。目前,市县乡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已全部成立并全职能运行,全市构建起了“县县有精品、镇镇有特色、村村有亮点、因需设站、一站一品、站站有位、站站有为”的服务框架。现有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1个,县(市、区)服务中心6个,乡镇(街道)服务站89个,村(社区)服务站3756个,现有专兼职工作人员8036人。现将有关工作报告如下: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体系建设建强培优,作用突出。一是强化三基建设,“五有全覆盖”全部实现。市县乡都成立了党(工)委书记任组长,分工负责同志任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突出领导推动,统筹抓总、聚力推进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全面落实各级服务中心(站)在机构设置、办公及服务场所、编制及人员配置、工作经费保障等事项,办公场所都配备了办公家具和电脑、打印机、信息采集等必要的设备;服务中心和乡镇(街道)服务站接通电子政务外网和办公内网,服务场所配备休息等候、饮水供应等必要的服务设施。各级服务中心(站)专职工作人员配备到位,严格按照至少1名工作人员服务保障500名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的标准确定服务中心(站)编制规模。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合理规划设置办事大厅和功能室,打造“五室两厅”的服务阵地,服务场所面积共计1360平方米,五室即荣誉展览室、阅览活动室、老兵接待室、档案资料室、热线电话值班室,两厅即信访接待大厅和业务办理大厅。全市各县、乡镇(街道)、村(社区)根据实际划分功能区域,充分发挥主动性,因地制宜,挖掘特色,打造了实用、特色的退役军人服务阵地。二是依托示范创建,唱响“岱下您最美”服务品牌。以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活动为抓手,严格对照创建标准,指导县市区持续开展服务机构建设,强化政治文化环境建设,以“走进最美的您、留住英雄的您、为了可爱的您、永葆本色的您”为统一服务宗旨,促进服务作用发挥,提升各级服务效能,建设更有温度的“退役军人之家”。开展“大练兵 大比武”知识竞赛,提升队伍能力素质,培养“政策通、活地图、一口清”的能力,锻造专业化、有精气神、有战斗力的服务铁军。目前,全市95个县、乡级退役军人服务机构全部完成全国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创建,105家服务对象100人以上的村(社区)服务站全部达到示范型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标准,完成今年创建任务的100%。三是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建强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借助属地革命纪念设施、相关纪念场馆等红色资源,立足乡镇(街道)层面建强红色服务站,并“以点带面”带动辖区村(社区)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进一步推动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建强用好、提质增效。目前,全市已有 6家服务站入选“全省百家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四是延伸服务触角,推动拓展类退役军人服务站。拓展服务阵地,将服务退役军人与助力企业发展有效结合。通过退役军人“一站式”便捷服务,让退役军人守好“企阵地”,形成“优势互补、双向服务、合作共赢”的服务发展新格局,让企业注入“军魂”。建成泰山兵峰、泰山安保等拓展类退役军人服务站30家,建立了华东地区海拔最高的退役军人服务站——南天门退役军人服务站。
(二)服务阵地正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一是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网络宣传阵地。结合建党百年,每月确定1个宣传主题,深入挖掘各行各业退役军人优秀代表,其中被省退役军人之家公众号采编视频信息48条。加大正面宣传和主动引导力度,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宣传各级日常工作开展情况、政策法规制度以及社会各界涌现出的模范人物、典型事例、红色故事等。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布微信公众号167篇、视频号36篇,总浏览量达3000余万次。二是精准数据采集,弘扬传承红色基因。组织开展老退役军人采集信息及拍摄口述纪录片工作,共为1283位老军人建立了荣誉档案,拍摄口述纪录片153部,整理老兵珍贵记忆、拍摄影像资料1700余分钟,印制光荣册 2000余册。三是社会组织发力,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工作。按照“志愿服务建在站上,站站都有志愿服务队”的标准,市三色旗志愿服务中心下设关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黄色旗帜)、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绿色旗帜)、双拥志愿服务大队(红色旗帜)3个大队,牵头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志愿服务组织 1825支,吸纳志愿者2万余人,还建立了68处拥军崇军商圈、拥军崇军广场、拥军崇军一条街,吸纳崇军联盟会员1200余家。在建党100周年之际,社会组织围绕“助力100%、关爱100%、尊崇100%、服务100%”,持续开展“关爱老兵、致敬英雄、我替烈士看爹娘”等系列红色传承活动,开展了“崇尚荣誉、重温新婚”、“温暖退役军人、照亮美丽乡村”赠送太阳能灯、“净水敬军人”饮水健康公益、“粽香致敬最美的您”、“爱国拥军心向党、我为老兵送健康”等一系列尊崇荣军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
(三)就业创业深入推进,助力启航。一是突出重点,统筹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线上线下融合服务,充分利用“泰安双创服务平台”、“泰安集结号”等平台,广泛开展信息双向推送,推动军创企业招聘及退役军人就业。截至目前,共有1025家企业参与网上招聘,提供就业岗位11000余个。开展就业直通车活动,进行专场招聘和定向培训服务,先后为泰开箱变、岱圣安装等企业开展专场招聘会25场次,提供就业岗位9608个,帮助2701人实现再就业。二是正向引领,营造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浓厚氛围。建立军创企业联络员制度,以“岱下您最美”为统一服务品牌,106名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定向联系208家军创企业,持续开展“送政策、帮军企,送服务、解难题”活动,提供“一企一策”常态化、个性化服务。三是创新模式,加大专项基金运用力度。强化基金政策支持,充分发挥政策红利,创新基金使用工作模式,全力支持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截至目前,累计发放创业扶持贷款3.5亿元,帮助1424名退役军人圆了“创业梦”。通过常态化联系,全面掌握服务对象情况,重点登记、分类进行帮扶救助。截至目前,发放困难帮扶资金575.21万元,帮扶2029户退役军人家庭纾难解困。四是强化培训,全面提升就业创业能力。按照“标准公开、自愿申报、择优确定、社会公示、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29家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库,制定印发《泰安市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实施细则》,规范培训操作流程。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教育培训,截至目前,已开展培训14期次700余人。在全市统一选聘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导师100名,通过开设就业创业专题讲座、参与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相关课题研究、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等方式,为退役军人在就业创业的道路上引路指航。
(四)精准精细服务,成效明显。一是用心用情服务。对重点案件纳入督办程序,对重点人员严格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制,随时保持不间断联系沟通。充分发挥功能室作用,为有需求、有难处的来访退役军人提供充分的法律咨询、法律援助以及心理咨询工作,切实用心用情为来访人解决问题。二是提升服务质量。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服务大厅管理办法》为依据,制定《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6项制度,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按照权责清单及时对政务服务事项进行调整,让退役军人“最多跑一次”。今年以来,共接访407批次509人次,办理12345共计184件,合理诉求满意率100%,回复群众率100%,按期答复率100%,全国退役军人信访系统信访件共计163件,国家信访系统信访件32件。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一是服务体系建设提质增效。基层退役军人服务站在示范型基础上提质增效,全部达到“标杆型”以上创建标准。持续开展督导检查,形成长效机制。围绕“讲红色经典、讲军魂传承、讲创业奋斗、讲服务社会、讲管理保障”五个方面精准打造、高质量建设红色退役军人服务站。
二是提升干部队伍服务能力。坚持把加强能力建设作为基础工程,举办全市退役军人服务体系业务培训班,全面提升服务能力。探索实践“一件事办理”、“一站式服务”、“一窗受理、一次办好”和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保障,推动从工作“一阵子”到服务“一辈子”。健全常态化精准信息采集机制,完善数字、纸质双档案管理,真正做到底子清、情况明、措施实。
三是深入挖掘推广典型亮点。深挖各地红色资源和各行各业退役军人优秀代表,积极主动提供素材,努力补齐宣传工作短板。利用新媒体接地气、受众广、传播快、易引发共鸣感等特点,以短视频形式快速直击人心,抢占思想高地,以点带面做好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工作,营造好全社会对退役军人的尊崇氛围。
四是做好精准服务工作。把10月、12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五列为“军岗日•我为退役军人办实事”专场招聘会。充分发挥两支基金作用,进一步加大就业创业和困难帮扶工作力度。严格落实省两支基金新具体规定,指导督促各县市区、功能区退役军人系统结合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学习,进一步发挥两支基金的作用,加强督导监管,确保合规发放。
五是发挥社会组织作用。通过政策优惠、表彰、宣传、引导等方式,鼓励企事业单位公益组织社会功能服务机构、志愿服务组织为退役军人保障服务,规范退役军人关爱类服务,加强运行管理,形成退役军人购买服务、社会化服务、退役军人互动服务、志愿服务机制补充的格局。
六是加强公益岗位管理。科学设置岗位,根据工作实际,统筹考虑公益性岗位性质、用人单位岗位需求、退役士兵劳动能力等,坚持“按需设岗、科学开发、人岗匹配”原则,探索创新多元化、多层次开发设立专项公益性岗位。
七是提高教育培训实效。以提高就业率、合格率为目标,围绕就业搞培训,强化跟踪管理,确保培训一个、合格一个、就业一个。建立健全监督检查制度,实行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承训机构信息库严格准入、动态管理、综合评估制度,把退役军人的教育培训合格率和实际就业率作为承训机构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
八是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树立全心全意为退役军人服务的意识,认真做好拥军优抚、褒扬纪念、移交安置、军休服务、就业创业、权益维护、保险接续等各项工作,悬挂光荣牌、发放优待证,不断提高服务退役军人质量,力争让退役军人满意。充分发挥市、县、乡(镇)、村四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的作用,积极推动信息共享、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及时协调解决退役军人的稳定隐患和矛盾纠纷,解决好服务退役军人“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泰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2021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