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陆房战斗遗址
2023-08-30 来源: 浏览量:


陆房战斗遗址位于肥城市安站镇东陆房村凤凰山脚下。

1938年12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在代师长陈光、政委罗荣桓的率领下挺进山东,开辟抗日根据地。八路军进入泰西后,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武装斗争,大董庄等战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使泰西党、政、军、群组织有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在陆房一带进行了春季练兵和干部培训。这一切,引起了日军的极大恐慌。

1939年4月底,驻山东日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尾高龟藏纠集近两个旅的主力和济南、泰安、肥城、宁阳、东平、长清、平阴等十几个城镇的日伪军共计5000余人,配备重炮百余门,汽车百余辆以及装甲车和骑兵部队,兵分九路围攻泰西抗日根据地。5月2日至8日,日伪军先是扫荡东平、汶上地区。9日,向肥城、宁阳推进。10日,日伪军合围至陆房周边山区。我一一五师师部、直属机关部队及六八六团、津浦支队、冀鲁边七团、山东纵队第六支队,鲁西区党委、泰西特委和地方党政机关3000余人,被包围在陆房周围不到10公里的狭小区域内。

11日拂晓,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全线向我军阵地发起攻击。八路军以猛烈炮火打退敌人数次进攻。15时许,日军又集中兵力重点猛攻陆房西南的肥猪山、岈山制高点,第六八六团英勇奋战,击退日军九次冲锋。22时许,八路军被围部队乘夜黑分路出击,至12日凌晨全部突出包围。此次战斗,共打死打伤日伪军1300多人,八路军伤亡300余人。

在陆房战斗中,当地群众奋勇支前,自发救护受伤的八路军指战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军民鱼水情深的赞歌。5月10日晚,大董庄村民孙立长在战斗打响后,千方百计为六八六团二营紧急筹集了5000斤小米;山套村村民郝京军主动为六八六团一营带路,抢占了肥猪山有利地形后,当晚又带领二营安全突围;山套村村民郝传海、共产党员李怀仁,董庄村村民蒋太芳、蒋学成等人冒着敌人的炮火,分别把筹集到的干粮和开水送到肥猪山、凤凰山等我军阵地上;我军突围后,刘村、山套、陆房等村的广大党员群众,妥善保存我八路军部队留下的枪支弹药、军衣、文件、药品等物品,后全部归还部队;战斗结束后,日军穷凶极恶,到处搜捕八路军伤员,孔宪松、刘宪臣之妻,孙书保、孔庆斋之母,冒死把6名八路军战士当作自己的丈夫或儿子保护起来,并安全脱险;另有72名八路军伤病员在当地党员群众的掩护下,成功躲过日军的搜查,后康复归队。

陆房战斗的胜利,粉碎了日军的铁壁合围,挫败了敌人妄图吃掉我东进支队、摧毁泰西抗日根据地的阴谋,大长了抗日军民的斗志,进一步开创了泰西抗日斗争的新局面。陆房战斗是我军抗战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辉煌战例!巍巍凤凰山用她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在陆房战斗中英勇牺牲的178位烈士的英灵。他们的鲜血滋润了桃乡的沃土,却没有一个人留下姓名。

为了纪念这场战斗以及在战斗中牺牲的烈士,1971年,中共肥城县委、县政府在东陆房村的肥猪山与凤凰山之间修建了陆房烈士陵园。1985年5月,在陵园内立陆房战斗纪念碑,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得志题写了“陆房战斗纪念碑”碑名。2014年12月,肥城市委、市政府对陆房突围胜利纪念馆进行了改造和扩建,2015年9月开馆。纪念馆建筑面积5300余平方米,分上下两层,馆名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1977年,陆房战斗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公布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5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2020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