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来,我们有了归属,找到了‘家’。”“五年来,我们有了依靠,干劲更足,各行各业都有战友们的身影。”“从部队到社会,我们感受到全社会对我们的尊重!”……一句句退役军人的心声,是对全市退役军人工作者的认可。
曾经,他们是军人,是国家的“守卫者”,如今,他们脱下戎装,走出军营,向着历练的基层、广袤的田野、拼搏的商海走去,续写一篇篇扎根地方的奋斗之歌。
退役军人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为把他们安置好,将其作用发挥好,多年来我市持续探索,扎实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积极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
走进泰山区泰前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权益维护、优待帮扶、法律援助等服务专区一应俱全,针对性地为退役军人提供服务保障。“服务站是退役军人的家,我们不仅开展常态化走访,为退役军人办实事、解难题,还推动退役军人参与社区治理,努力提高他们的归属感、荣誉感。”站长张军峰说。
▲退役军人服务大厅。
自组建伊始,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就将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持续推进,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全覆盖的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3804个,其中1779个县乡级服务机构、服务对象30人以上的村(社区)服务站全部完成全国示范型创建,通过延伸服务触角,为退役军人提供了更加便捷暖心的服务。
“我也是一名退役军人,深知创业不易,希望通过这个平台,能帮助更多的战友。”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会长、保丽金康物业管理集团董事长苏立华说。2019年底,在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指导下,泰安市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协会成立,搭建了全市军创企业交流学习、资源共享的平台,为退役军人高质量就业创业提供了专业服务。
为帮助退役军人迈好工作转岗、事业转型、人生转轨的关键一步,顺利实现从部队到地方角色转换,我市积极搭建载体平台,引导退役军人创业兴业,全市军创企业由2019年的2924家增加到现在的4038家,在吸纳就业、奉献社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真金白银加大支持,我市用好用活创业扶持基金,累计发放贷款3218笔、7.88亿元,贴息2917.18万元,贴息额居全省前列。在就业方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退役军人线上线下适应性培训,同时搭建“网络直播”“就业直通车”平台,主动对接省市重大项目活动人力资源和全市13条重点产业链,组织专场招聘活动,1800余家招聘单位提供岗位2万余个,为退役军人提供了广阔的择业平台。
▲公开接访室。
近日,看到手机上推送的对持优待证和“泰安拥军卡”的人员免门票的旅游景区清单后,退伍老兵李勇感慨地说:“优待证越来越有用,这么多景区都可免票游览,实实在在感受到社会对我们的尊重和优待。”
一张小小优待证,彰显暖暖拥军情。从乘坐公交免费、车辆加油优惠、景区旅游免票,到组建泰安市“荣军联盟”,千企万店齐拥军,我市不断拓展优待证使用场景,努力让退役军人获得感、尊崇感更足。目前联盟已吸纳成员单位1.3万家,居全省第一位,同时我市建成“拥军崇军商城”“拥军崇军街”12处,推出优惠政策985项,惠及3.6万余名军人和退役军人。今年,市双拥办联合14家市属及以上公立医院设立“医疗拥军定点单位”,推出优先治疗、门诊检查和住院费用优惠减免等优待政策,为军人军属、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提供了更多优质服务。
随着退役军人工作的稳步推进,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氛围更加浓厚。广大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在各自岗位上迈开新步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的重要力量。
▲退役军人回乡创业。
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村党支部书记耿进平带领村民从黄河滩区搬入新社区,战胜水患和贫穷,发展特色产业,彻底改变了落后的村庄面貌,他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兵支书”。“一日从军行,终生跟党走。创办企业,村庄搬迁,虽然困难重重,但我都能从容面对,是军人的勇气给了我精神力量。我一定不负重托,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做好带头致富的领路人,让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耿进平说。
每天下午四点半,泰山区泰前街道广生泉社区的“红色四点半课堂”教室里都会准时响起宣讲的声音,军休党员志愿者为孩子们讲党史、军史、英烈故事,传播红色文化。目前,“红色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共有106名志愿者参与,通过发挥军休干部特长优势,广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既传递了革命薪火,也为军休干部实现自我价值、服务社会搭建了平台。
更多的退役军人在各条战线上书写着各自的精彩。泰安市公安局泰山分局财源派出所民警杨延超在公安工作中践行忠诚本色,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打击违法犯罪,守护一方平安;嘉德社区工作者邢绍萌积极做好物业“红色大管家”,修路绿化,排忧解难,为群众提供优质服务;泰山区上高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韩洪亮耐心倾听老兵心声,尽最大努力维护好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当好退役军人的贴心人……
戎装虽脱,本色不改。泰安市广大退役军人始终秉承军队的光荣传统,在各自岗位上勇于担当、善于作为、乐于奉献,用实际行动续写着退役军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