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下戎装归故里 带动就业报家乡——记宁阳县退役军人陈强先进事迹
2025-03-03 来源:宁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量:

陈强,1972 年 6 月出生,中共党员,1992 年参军,原黄金武警一总队优秀士官,2004 年转业退伍。2006年回乡创立了山东彩山兴业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和山东彩山铝业有限公司,并将公司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铝单板行业的领军企业。

自主创业,为国担当

陈强是一位不“安分”的人。2003年底,陈强转业退伍。回到家乡的他被眼前亲朋的生活窘境和当地发展落后的局面所刺痛。他说服了家人,放弃了政府安置的机会,只身前往北京,开始了在商海中的搏击,成为全国第一批自谋职业的转业士官。

经过2年的摸爬滚打,陈强已在北京“混”出名气和资本,合伙创建的企业红红火火,在北京购买了住房,孩子也在当地入学。2006 年春节,陈强回乡探亲。家乡政府领导找上门来,宣传家乡优惠的招商引资政策,深埋陈强心底的“建设家乡、实业兴邦”的梦想被激发出来,带领家乡村民脱贫致富的初心再次驿动。他再次做出抉择放弃稳定的发展平台,变卖了北京房产,携妻带子回到亲切而又陌生的宁阳县磁窑开发区。

铝单板在当时还是装饰领域高端新产品,市场局限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生产厂家少之又少,并且大都集中在一线城市周边。来到一个小镇上开办铝单板厂,配套设施及市场开发的困难是无法逾越的“大山”,原来预算已经无法满足项目建设!陈强只能四处向亲戚朋友借钱,无论多少都一一记账。为了省钱,陈强一家住进了厂区一排临时工房里,一些亲戚朋友被陈强的创业精神所感动, 主动提出为陈强工作,可以不要工资,等公司发展起来了再说。经过创业起步阶段的艰辛,终于于 2007 年初投产,成为山东省最早生产铝单板的企业。陈强亲自跑北京、上海,背着样板找原来的客户,客户对于小镇上生产的铝单板质量及工期深度怀疑。在做出巨大让利条件下,终于得到了展示产品的机会,一些订单开始光顾。2007年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转移青岛承担,青岛场馆建设让陈强嗅到了机会,背起样板连续在工地旁蹲守了20天,终于感动了投资方,从此北京奥运会帆船比赛留下了彩山的经典工程。2009 年济南全国运动会、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陈强一次次亲自跑市场,一次次留下彩山的经典。企业的知名度及效益持续提升。“彩山”品牌已成为铝单板行业中的领导品牌,“彩山”是山东省著名商标。企业资产2亿元、年销售收入3亿元。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APEC 会场)、中国尊(北京第一高楼)、青岛奥帆中心、济南奥体中心、青岛新机场、北京新机场、长沙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兰州高铁西站等工程均用公司的产品。产品出口到美国、俄罗斯、科威特、朝鲜等国家,走到中国每个大中城市均有彩山的产品在装饰与美化城市建筑。

实业报国,科学发展

陈强是一位低调而又精明的人。陈强平常吃住在公司,穿着朴实低调,多与职工打成一片,最害怕见政府领导和讲话。当企业的产品名满华东、华北,当创新的产品成为国内唯一的时候,当地社会各界才认识到在宁阳开发区还有这样一家行业领军企业。

陈强是一位精明的领导者与生意人,他非常清楚自己在部队的磨炼赋予的是意志与情怀,而在地方创业发展,不聚集各方面的人才是无法壮大的。特别是 2014-2015年,随着大量竞争者进入和无序恶性竞争,企业的发展陷入了停滞不前的境地。如何突破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课题摆在了陈强面前。陈强提出企业转型的前提必须是人才观念的转变,真正将人才视为企业的第一资源。决策需要综合性专业人才、执行要靠部队的人才。

2015 年底起,公司大面积吸引人才。公司的决策层吸收了技术、市场、管理专业人才,而中层、基层的管理者,吸收了部分退伍军人,同时,与当地大专院校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吸收和培养出了一批当地的数控专业操作人才。陈强认为科技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提出了“合作创富”的经营思路,保证科研经费投入,采用委托开发、联合研究、技术成果转让等多种形式和途径,让企业始终保持在行业技术的最前沿,每年都有4-5项成果产生。陈强提出并主持研究的铝制仿古斗拱和铝制新中式构件,填补了国家空白,申报并获得了12项专利,通过了科技部科技成果鉴定,荣获泰安市科技进步奖。以此技术制造的金属仿古构件系列产品已应用于济南大明湖超然楼、蒙山望海楼、福州八闵水镇、江苏茅山医养小镇等全国各大特色小镇的建设,该产品为公司的独有专利技术产品。一举突破了发展瓶颈,在全国首先开拓出了金属仿古构件市场,并引领这一市场的健康发展。目前公司的技术研发中心被认定为“泰安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山东省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国传统建筑材料创新示范生产基地,拥有专利 19 项、软件著作权 3 项。公司还被评为山东省中小企业“隐形冠军”。

知恩图报,温暖社会

陈强是知恩图报的人,致富不忘众乡亲。无论是在创业艰难时,还是在发展期,陈强都保持着军人的清醒,心里想着更快、更强的发展,惦念着帮助过他的亲人及家乡建设。对于困难中帮助过他的人,陈强心存感激,不但还清了所借的资金,有的还成倍地进行补偿。逢年过节,陈强也要到他们家中坐一坐。对于村里修路、修水利工程和架设电缆等,总是提前向村里捐助资金,同时还吸收本村村民及当地失地农民来公司就业。陈强热心支持农村教育事业,每年为蒋集大槐村、磁窑路花村贫困大学生捐款, 并资助当地初中建设了高标准的塑胶操场,近5年来累计捐资近 1000万元。公司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15 年度尊师重教先进单位”。为拉动家乡发展,主动承担当地招商的引路人,联络一些企业来家乡投资建厂,已经从省外引进了 4 家企业来宁阳投资办厂。

陈强振兴宁阳经济、服务家乡发展的做法,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他是新时代退役军人创业创新的生动写照,他用实际行动证明,退役不是终点,而是新征途的起点,他也将继续发扬军人本色,为家乡发展和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