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泰市地处泰沂山脉,作为沂蒙革命老区18个县市区之一,历来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获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八连冠”。近年来,新泰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双拥工作重要论述,围绕“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目标,创新实施拥军兴武“十大工程”,精心打造“新泰兵”老区新品牌,全力支持适龄青年投身军营、建功立业,2670名新泰籍现役军人在部队为家乡争光,2020年以来收到立功喜报1036张,其中1人荣立一等功,14人荣立二等功,315人次荣立三等功,706人次荣获“四有”优秀军人,立功受奖的数量与质量均创历史新高,被《解放军报》誉为新泰籍现役官兵“功臣群体”现象并作重点报道。
一、强化“三个举措”鼓励入役,确保“高质量”兵员。一是实施“征兵源头保障工程”。紧盯大学毕业生征集重点,探索精准征兵模式,比对高校录取、适龄青年、返乡报到、村居人员4个名单,形成大学毕业生、全日制毕业生、返乡大学生3份清单,市乡村三级组建全域无隙“征兵宣传方阵”,严把征兵体检和政审关,大学生征集比例逐年攀升,5年来累计为部队输送优质兵员1835人。二是实施“役前教育铸魂工程”。充分利用沂蒙革命老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打造以革命烈士陵园、龙廷革命纪念馆、刘杜革命历史纪念馆、王芳同志故居等为主干的“一核多区”红色矩阵,为预定新兵量身定制“红色教育套餐”,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矢志奋斗强军”役前红色教育主题活动和“依法服役教育、渐进适应训练、安心服役承诺”役前教育训练,确保新兵迈入军旅前系好“第一粒扣子”。三是实施“功臣欢送新兵工程”。邀请荣立一等功、二等功的新泰籍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和参加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在乡老复员军人,在欢送新兵仪式上作报告,亲身讲述成长历程和战斗故事,并为新兵披红戴花。通过组织功臣送新兵仪式,荣耀开启从军路,进一步强化新兵“矢志强军、建功军营”的决心信心。
二、突出“三个关键”激励在役,打造“新泰兵”品牌。一是实施“军地联合送喜报工程”。建立新兵家庭优抚联动机制,实现入伍新兵信息实时共享、军人优待政策及时到位,2020年以来为新兵家庭悬挂光荣牌698块,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3760万元,做到“新兵入营门,尊崇到家门”。坚持有功必送、有功必贺、有功必奖,认真做好为立功受奖军人家庭送喜报工作,军地携手上门送喜报、送慰问金,举办“功臣全家福”展览,通过简短隆重仪式,切实增强军人军属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营造出“一人当兵全家光荣,一人立功社会尊崇”的浓厚氛围,有力调动了广大适龄青年从戎报国、保家卫国的积极性,2020年以来已累计发放立功受奖慰问金、慰问品158万元。二是实施“典型培树示范工程”。积极发挥现役军人、军属模范榜样作用,依托滨湖新区天枢公园建设双拥国防教育主题公园,大力宣传“全国自强模范”驻新部队现役军人刘国栋、军运会“双冠王”一等功臣李睿、山东省“十佳好军嫂”李玲、海军某部“最美军嫂”冯艳、泰安市“十佳兵妈妈田春云”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事迹,认真开展“情系边海防官兵”拥军优属活动,走访慰问参加国庆阅兵、疫情防控、一线任务及边海防官兵家庭298户,为他们办实事解难题,做好戍边子弟兵的坚强后盾。三是实施“军属子女助力工程”。及时协调解决好部队官兵“三后”问题,2020年以来通过专场招聘、定向招录、社区工作者等形式解决37名随军家属就业问题,为25名驻新部队随军未就业家属发放未就业期间地方生活补助金31.06万元,协调解决32名军人子女享受教育优待全部就读意向学校,满意率达100%。
三、聚焦“四个重点”服务退役,开展“硬实力”尊崇。一是实施“服务体系强基工程”。全市20个乡镇街道、863个村居全部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并延伸到26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市乡服务机构全部通过“全国示范型服务中心(站)”验收评审,实现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五有全覆盖”。二是实施“优抚安置暖心工程”。创新推行优抚对象“尊崇卡”制度,经验做法被上级刊发,烈士纪念设施保护管理“134”工作经验被《中国社会报》刊载,帮烈士回家、为烈士画像活动被省电视台报道后引发社会热烈反响。2020年以来为全市8500余名享受抚恤补助待遇的优抚对象发放补助金1.2亿元,缴纳医疗保险442万元,报销医疗费用551万元。累计帮扶困难退役军人1747人次,发放困难帮扶资金249万元。实行“四公开一监督”阳光安置,逐年提高安置质量,退役士兵事业单位安置率达到50%,为符合条件的3243名退役士兵完成社会保险接续,军休干部医养结合省级试点工作“1246”经验在全省推广。建立乡村振兴退役军人人才库,“选、育、管”全程跟踪、递进培养,687人进入村“两委”班子,161人成为“兵支书”,在退役军人“领头雁”带领下,青云街道外峪村成为“珍珠油杏第一村”,放城镇马家寨子村香椿产业喜获中国地理标志,泉沟镇高崖头村建成山东省美丽乡村示范村。三是实施“就业创业星火工程”。开展“退役军人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培训自主就业退役士兵3000余名,举办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28场,提供岗位1.2万个,2600人次签订意向协议,推动建立退役军人创业孵化示范基地3家,累计向退役军人发放创业扶持贴息贷款376笔、7959万元,387人创办企业,年生产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军创企业突破18家,涌现出山东省退役军人“就业之星”刘伟、山东省“身边最美退役军人”刘文昌、山东省轻工业优秀企业家王培利等一批军创企业家,军创企业培育工作经验在全省领先。四是实施“全民拥军提升工程”。扎实开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退役军人保障法》等普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单5万余份,悬挂横幅1200余条,组织现场宣传96场次,在全市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组建“拥军联盟”,420余家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拥军活动,实现“军人军属得实惠、军人职业受尊崇、企业门店获效益”,掀起“全城动员、全民拥军”的社会化拥军热潮。覆盖市乡村的884支拥军志愿服务站点、1300 支拥军志愿者服务队和 17 万名拥军志愿者,常态化开展“我替烈士看爹娘”“为困难老兵送温暖”等活动2000余次。“拥军优属怎么也不为过”的理念已经根植新泰这块红色热土,“新泰兵”品牌已成为靓丽“城市名片”,“参军支前、崇军尚武”文化深深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强大精神动力。
(来源:省厅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