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英雄丨追寻红色足迹之赵子英烈士墓
2022-07-15 来源: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量:

编者按:为充分挖掘英烈故事,弘扬英烈精神、开展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激发全社会缅怀英烈、铭记历史的爱国热情,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主体宣教功能,在党的二十大到来之际,肥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市文物保护服务中心带领大家一起走进第一批山东省革命文物名录中的肥城市革命文物,了解背后的故事,追寻红色足迹,传承革命精神。

赵子英烈士墓:位于汶阳镇西浊村西南角,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墓的形状呈正八边形,单边长1.55米。墓高1.5米,下部砌筑高度0.7米,上部堆土。墓前立有一座高3米的烈士碑。碑有碑帽、碑身、碑座、供台等组成,碑帽雕刻二龙戏珠,碑阳额题“皇表”,碑阴额题“追远”。碑身高1.75米、宽0.82米,厚0.44米。碑阳正中竖刻“赵公讳培杰字子英洎德配李孺人之墓”,上题“中华民国贰拾玖年岁次庚辰□月上浣立山东省立曲阜师范砚弟杜效鹏题”,落款“男锡勤丰祀”。碑阴为赵君子英墓表,上题“赵君子英墓表”,落款“前清邑庠生滕大章□撰,山东省立第二师范毕业武树芬敬书”。碑座为须弥座,长1.14米,宽0.68米,高0.55米。碑前有石质条几,条几前有供台。墓和墓碑现保存完好。2003年,西浊村委在墓四周修建起1.5米高的围墙,占地247.5平方米,建成赵子英烈士陵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背后的故事:抛弃教职,为国捐躯

 

赵子英(1907—1939),曾用名赵培杰,汶阳镇西浊村人。赵子英自幼勤学苦读,成绩优秀,1929年考入山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即曲阜师范学校)。读书期间,不断受到先进思想的熏陶。1932年毕业,先后在泰安县立一小、二小任教,后担任满庄完全小学、夏张小学校长。任教期间,积极宣传先进文化,参加破除封建迷信,抵制日货等活动。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放弃教职回乡抗日。他首先协助泰安县十区区长武圣域将区武装改编为抗日游击队,继而协助李店乡赵宝树组织抗日游击队,担任游击队指导员。1938年初,随武圣域带领的十区抗日武装加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任第十四大队指导员。193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队伍接受八路军改编,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六支队独立团二营教导员,转战泰西各地打击日寇。1939年,在栾任琶山剿匪战斗中负伤,因伤重医治无效而牺牲,时年32岁。生命垂危之际,他还忍着剧痛,写下“壮志未酬身先死,誓将遗愿化宏图”的诗句,勉励战友为打败日寇解放全中国而奋斗到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