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近李大钊》:让当代青年与觉醒年代重逢
2022-09-09 来源: 浏览量:

1988年10月29日,繁荣昌盛的共和国之秋,北京西郊的香山,万安公墓内,轻霜悄逝,薄雾渐开。层叠起伏的枫树,在微风皎日之中,润泽而又鲜洁,散发着澄澈的芬芳。这里长眠着毛泽东“真正的老师”、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李大钊烈士。

李大钊烈士陵园落成的10月29日,正是他的生日,每年这一天都有许许多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在这里为李大钊扫墓,瞻仰凭吊,到纪念馆参观学习。

黑色大理石纪念碑上,正面镌刻着邓小平1983年4月1日的亲笔题词:“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李大钊烈士永垂不朽”。背面是两千多字的碑文,记述了李大钊光荣伟大的一生,概括了他辉煌不朽的功绩。

李大钊同志不仅是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战斗的先驱者,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新思想完美结合的楷模。共产主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与中华民族温柔敦厚的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完成了和谐并存,形成了巨大的人格魅力,他既是我们当代共产党人的“改进立国之精神”的典范,更是广大青年“求一可爱之国家”的力量源泉。


《创造青春之中国——走近李大钊》由吉林人民出版社策划出版,该书作者陈耀辉,文学博士,高级编辑,系全国宣传文化系统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著有作品《在路上》《大地星辰——时代与人生访谈录》《与青年朋友谈信仰》等多部。作品多次获中国新闻奖。

该书遵循庆祝建党100周年的宏大主题,以革命先驱李大钊的人生为主线,以当代中国的视角,回顾其短暂而光辉的革命生涯,并对其开辟领导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民族解放事业的伟大功绩致以虔诚崇高的礼赞。

该书共十七章,分别为:孤松身世 高尚品格的化育、十年私塾 做人与作文的根基、少年 在新世界的窗口、巨星 在破碎山河上升起、留学日本 让山河易色的文豪、在早稻田大学 寻找救亡图存之策、青春哲学 闪耀唯物辩证法的光辉、民彝政治观 与共产主义不谋而合、回国办报 民族精神的启蒙与再造、在北大图书馆 坚守新文化的阵地、教授馆长 教职工们的精神领袖、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先驱者、传播马克思主义 中国革命的播火者、最美的人格 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社会活动家 国共合作与苏联之行、舍生取义 永恒的伟大与光荣、怀纯真纯诚之志 做顶天立地之人。

通过这十七个章节的描述,该书再现了李大钊的光辉形象和革命情怀,客观展示了他对中国人民革命事业的巨大贡献。

他是在中国接受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他实践马克思主义,为中国选择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基础;他领导五四运动,使中国走上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在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旗帜下,他关怀、团结、培养有志青年,使这些青年成为中国革命的骨干和中坚;他创建中国共产党,是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全书灵活运用“旁白和对话”并结合“经典导读”的形式,构建起课间问学、林下悟言的活泼愉快的氛围,从轻松阅读中探寻李大钊的生平、学术理论造诣,和创造青春之中国的信念。使广大青年以全新的视角解析中共建党历史和伟人的光辉,仰视与崇拜,叹赏与钟爱,真正领略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正如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的那样:“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李大钊先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建党百年这个历史时刻,我们回首往事,会看到许许多多像李大钊一样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的英名已经在祖国的山海之间得到了永生。他们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引领我们,披荆斩棘,砥砺前行,坚定理想信念。“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