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
2023-10-06 来源: 浏览量:


 泰山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泰山古盘道东侧,万仙楼北100米处。

1946年7月5日,新四军一纵三旅为纪念在6月攻克泰城战斗中的烈士,委托泰安县民主政府,在泰山万仙楼修建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立于双层四方台基之上,周围设内、外双重石栏,碑呈四方锥体。碑座分上下两层,下层方形,上层为正方棱体。碑首由两块方石叠成,下端方石四面各浮雕大五角星一个,上端方石每面浮雕小五角星五个。顶上插一画戟样铁饰件,为避雷针。整座碑立在条石和鹅卵石铺设的双层台基上,周围设石栏杆,四面各开有一门。整个建筑全部用泰山花岗岩砌筑而成,与泰山景区周边环境相协调。南面题词“革命烈士纪念碑”,西面题词“英名与东岳并寿,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虽死犹生”,北面题词“先烈们,你们的死重于东海泰山,永垂不朽”。东面题词“功业同日月争光,先烈们的丰功伟绩,永远鼓舞着我们勇敢前进,我们要为完成你们未竟事业而奋斗到底”。碑文记述了新四军一纵队三旅转战南北的壮烈实事迹及1946年夏第一次解放泰安时726位死难烈士的姓名。纪念碑庄严肃穆,寄托了人们对先烈的缅怀之情。

1947年,国民党进攻山东时此碑被毁,1953年重建。2015年,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为山东省第一批革命文物。

烈士纪念碑志

新四军一纵三旅,原系浙东抗日纵队。过去驰骋淞沪,转战四明、会稽,直至日本无条件投降,伟大民族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受降开始,我淞沪浙东健儿,为贯彻我党和平民主建国方针,继念相忍,为国至意,毅然撤至山东。其间,经过钱塘、黄浦、长江诸大河,沪杭甬、陇海等铁路,公路则难数计。迭突重围,历尽艰险。澉浦之战,粉碎了反动派袭澉阴谋;沪郊屯兵,摇撼了帝国主义者的侵略恶梦。泰安攻城,三日得手,民间传为奇谈,前未曾有。此役,由于我党教育全军,对人民应尽其全忠全孝,以全心全意服务人民,而烈士忠魂正宜不朽。在民族抗日战争与反内战自卫战争中,我全体指战工作人员伤亡以千百计,用特将烈士英名勒诸于石,所以志不忍忘,以策来兹。国家多难,好战分子竟掀起惨痛内战,美国新式械具,正用于屠杀自卫人民,伟大的人民解放事业,尚有待于我辈之最大努力。泰山,往昔用示统治地位永存,而今而后,则更象征人民不朽。为人民解放事业而奋斗牺牲的烈士们精神不死!何克希氏题,中华民国三十五年七月五日建立,一九五三年三月重建。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