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爱国 牛尊先
在新泰市西都村,有一座十分显眼的坟墓,墓前有一尊朝鲜民族式样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另竖有“新泰市重点保护文物”永久标志。享有这一殊荣的就是安详于墓中的著名战斗英雄“人民功臣”——王克传。
王克传1920年6月生于山东省新泰县西都村(今新泰市东都镇)一个贫农家庭中。全家8口人,仅有草房3间,薄地1亩。他兄弟4人,排行为二。童年讨饭,稍长给地主放猪,14岁丧父,17岁被日寇抓到张庄矿井做苦力,少年时代的苦难,磨炼了他的坚强性格,增强了他对黑暗社会的仇恨。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王克传家翻身得解放,他当了民兵,参加了反奸诉苦斗争。由于他工作积极能干,于同年10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他参加了著名的莱芜战役的支前工作。战斗中他冒着敌人的炮火抬担架,运弹药,荣立了一等功。同年4月,他在当地参加了区中队,9月,被编入县大队。后又被编入华东野战军十纵二十四团一营一连四排四班当战士。在党的教育下,他怀着对人民的无限热爱和对敌人的无比仇恨,苦练杀敌本领。王克传作战勇猛,先后参加了沙土集、开封、淮海、渡江、淞沪等战役。在数十次战斗中,每次都立功受奖。特别在开封战役中,他表现格外突出。开封城墙高大坚固,在敌人苦心经营下,筑有各种火力点构成了密集的火力网。敌人妄图以这“固若金汤”的城池阻止我军攻城。王克传在攻城战斗中,不顾个人安危,在向敌军发起的3次攻击中,每次都冲在最前面,终于将胜利的旗帜插上了开封城头。由于他作战勇敢,在解放战争中被评为战斗模范,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3次。
1950年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王克传怀着对美帝国主义的刻骨仇恨,毅然奔赴了朝鲜战场,被编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六军七十八师二三四团一营三连。同年12月,他参加了咸南战役(二次战役)。在战役中,他们战斗任务是追歼向咸兴海港溃退的美国海军陆战整编一师残部4000余人。作战前,王克传身患疟疾,已连续发作3次,身体十分虚弱,他置这些于不顾,跟随部队急行军,还帮战友背行李和武器。12日晚,敌军以一个营的兵力在咸兴城北五老里村一带构筑阵地,集中火力,妄图阻击我军继续追击。这时,奉命搜索前进的我军三连一排与敌正面接火,二排奉命在黑暗中从敌左侧迂回。不料二排冲入了敌人的重机枪火力网控制区,顿时伤亡惨重。王克传所在的四班机枪组在冲锋中全部伤亡。在这危急关头,王克传、何非超等在班长高万功的率领下,快速匍匐前进,爬越敌军两道铁丝网及一道封锁沟,又从右侧插入敌后,用手榴弹将敌重机枪阵地摧垮。负伤的同志咬牙继续坚持战斗,一举占领了敌人的阵地。但这时,右侧的敌人仍以两挺重机枪的火力封锁我后续部队前进的道路。这时,班长高万功以手榴弹作掩护,王克传带领新战士王光国勇猛地冲入敌军阵地,用刺刀与敌军展开了肉搏,一连刺毙敌军五六名,将敌人彻底打垮。此次战斗中,四班共缴敌轻重机枪5挺(天亮奉命撤退时,因我军伤亡过大,只带下两挺机枪和一支自动步枪),打死打伤敌人30余人。战后该班荣立集体一等功,荣获抗美援朝模范班光荣称号。王克传荣立三等功,担任了该班副班长。
1951年春,在四次战役的一次战斗中,美军出动了最先进的美式坦克向我军猛冲。面对着呼啸而至的庞然大物和喷着火舌的机枪口,王克传两眼冒火,飞身跃出阵地,将反坦克手雷扔向敌坦克。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坦克顿时成了一堆废铁。接着,王克传又击毁敌坦克1辆。并和全连同志一起将敌人阻击在汉滩江以南。战斗中,王克传晋升为班长。
随后,王克传带领四班战士在冰天雪地中开始了38天的阵地阻击战。阻击战中,他们班奉命坚守在全连的最前沿阵地——二九八高地前的山梁上。当晚,他带领全班战士占领了山头阵地,及时抢修好了工事。第二天清晨,敌军企图乘大雾偷袭,遭到我军迎头痛击后,即出动土耳其旅一个营300多人,在飞机大炮掩护下向二九八高地的前沿——四班阵地猛扑过来。王克传立即到各战斗小组作战斗部署和阵前鼓动工作,极大地激发了全班战士的战斗热情。等敌人端枪窜入我有效杀伤范围内时,他一声令下,全班战士连续将手榴弹抛向敌群,杀伤敌人20多名,其余的敌人连滚带爬地溃退下去。不一会儿,狡猾的敌人又组织了进攻,敌军除用两个连正面进攻外,还用一个排的兵力从右侧迂回进攻,妄图两面包抄,夺取我军阵地。王克传审时度势,把全班自动步枪和弹药合理配置,盯住右侧迂回的敌人,待正面的手榴弹在敌群中开花后,用自动武器对准敌人一齐猛烈扫射,又把敌人压了下去。敌人第二、三次冲锋被打垮后,恼羞成怒,再次疯狂反扑,敌全营出动,在4架飞机狂轰滥炸和强大炮火的掩护下,向我军阵地猛扑。顿时,阵地处于敌人的三面包围之中。这时,四班因连续激烈战斗,人员伤亡很大,弹药将尽,形势十分危急,在这关键时刻,王克传指挥大家沉着应战。他坚定地向同志们说:“为牺牲同志报仇的时候到了!我们要无愧抗美援朝模范班的光荣称号,用石头砸也要坚守阵地!”
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志奋不顾身,勇猛杀敌。战士李金山、张朝元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当敌人靠近仅有20米时,王克传猛地从战壕中跃起,将反坦克手雷投入敌群,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四班弹药打尽后,敌人趁机向阵地猛扑,王克传又带领全班用刺刀、石块与敌人展开搏斗。在英勇无畏的战士面前,敌人畏惧了,纷纷溃逃而去。就这样,他带领全班在全连最前沿,坚守阵地5小时,击毙敌人120余名,胜利地完成了汉滩江南岸阻击战的艰巨任务。这次战斗,他又荣立二等功1次。
在朝鲜战场上,王克传身经数十次战斗。每次战斗都身先士卒,敢打敢拼,战功卓著。同时,他时时处处尊重朝鲜人民的风俗习惯,严守部队的各项纪律。一时,军内外不断传颂着王克传的一个个感人故事。
1951年国庆节,王克传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英模归国代表团”,赴京参加国庆观礼,受到了毛主席和中央其他领导同志的接见。后赴南京、上海等地,向祖国人民汇报朝鲜战场上的英模事迹。1952年9月,他在首都出席了抗美援朝全军第二次英模功臣代表大会,会上被授予“抗美援朝模范班长”、“一等功臣”、“二级人民英雄”等光荣称号。
抗美援朝结束后,人民英雄王克传佩戴着由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中央政府授予的军功章光荣地返回国内。1954年10月调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一三二四部队某部副连长,奉命驻守长山要塞。在守卫祖国海防的日日夜夜,王克传辛勤地工作着,无私地奉献着。由于王克传在战斗中多次受伤,加之他不知疲倦地工作积劳成疾,于1956年4月12日因病医治无效,不幸英年早逝,享年36岁。
党和人民没有忘记为保卫祖国作出突出贡献的功臣,政府根据王克传卓著的功勋和突出的表现,批准他为革命烈士。遗体遵其母意,由亲属在西都村安葬。1957年12月13日,新泰县人民委员会按照朝鲜民族式样在王克传烈士墓前落成了“人民功臣”纪念碑,之后又将王克传烈士墓列为新泰市重点保护文物。
功臣王克传被新泰市干部群众视为全市人民的光荣。每年清明等时节,都有许多学校师生和各界群众到王克传烈士墓前扫墓,缅怀烈士英灵,表达继承心愿。烈士的丰功将永远激励人们为建设和保卫祖国而勇往直前!
文章来源:山东英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