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江,一位从农村走进哈佛大学的85后年轻人。在周围人的目光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天才和榜样,是又一个“寒门贵子”的经典案例。
何江
很多人追问他的成功秘诀,也有人将他的成功归结于个人的天赋和幸运,在这个教育“内卷”、阶层跨越正在变得艰难的时代,人们都好奇,他是如何突破外部局限完成人生跃迁的。然而,在何江自己看来,他的成功秘诀就在普通的日常里。贫穷、艰苦的过往经历没有成为他的枷锁,相反,被他化作了支撑自己勇敢前行的力量。
最近,与B站百万粉丝博主“姜Dora在此”的访谈中间,何江说,正是看似匮乏的童年生活,教会了自己豁达、不屈和探索新事物的求知欲。
何江并非没有过自卑的经历,“我那时在同学中间,总表现得小心翼翼,生怕说错了什么话。或是做错了什么事,被人暗地里嘲笑。”但是后来,在思考“我来这个世上一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究竟和其他的人有怎样的不一样?”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为自己找到了答案:
“我看到了过去的一些经历,它让我成为了一个不可复制的自己,而我能够接受它,我未来才会更加自信地来做我自己想做的事情。”
在他眼中,乡下的生活很苦,但苦中自有属于乡下人的一份骨气。何江小的时候,有段时间一家人接连遭遇了天灾和疾病打击,几乎用尽了一切积蓄。此时一家人的生活已经难以为继,但何江的父母始终坚持,决不肯靠向别人借钱来度日。于是一家四口,两个大人和两个孩子,就顶着酷暑挨家挨户地帮稻田插秧,用非常辛苦的劳动换每天的收入。这段经历给何江留下很深的记忆,他用这件事告诉自己,遇到事情不要那么简单地对困难低头。
在乡下长大,何江说自己很少有机会见到外面的新鲜事物,因此反而对更广的世界有了源源不断的好奇心。他说自己所生活的村庄“年复一年,好像从一开始,我们的世界便与外面没有多少关系。有人出生了,有人死去了,循环往复,像活在与世隔绝的梦境一般。”而这个有些闭塞的小世界,并没有挡住他走向更广阔天地的脚步,反而帮助他在无数次面对未知的时刻一往无前。最后,何江不仅走出了他的村庄,也把这座小山村的名字——停钟带向了世界。
从何江身上,我们能够看到的不仅是一个励志的故事,也是一个故乡与远方、原生环境与生活在其中的人相互治愈的故事。勇于接纳过去的人,才会走得更远。回望过去,他将关于他自己、他的家庭以及他所成长的村落的传记作品取名为《过往皆为力量》,这本书不仅关于何江自己,更是他的家庭、他所成长的村落的一本传记。
在这本书里,星夜里母亲编织渔网补贴家用,父亲在外捕鱼谋生,村里神秘的算卦先生老丁、远道而来却充满人情味的养鸭人、游走的小贩、木匠……这些质朴鲜活的生命构成他童年生活的全部。看似匮乏的过去,因为爱和陪伴变得细腻、丰满,成为了何江心中比上哈佛更重要的事。
今天我们节选了《过往皆为力量》中的章节《盛开生命的房子》供大家阅读。
盛开生命的房子(节选)
何江
我们幻想中的房子是这样的:房子一定要大,要留足空间让我们兄弟俩尽情地嬉笑玩耍;房子最好建在山上,而且越高越好,这样,很多小动物便不会来骚扰我们了;建房子的砖头最好用烧制的红砖,并且用水泥粉刷,让那些虫子和老鼠钻不了洞;如果可能的话,最好多建几层楼,高层的房间专门留给人居住,这样,便不会被家里饲养的那些猪牛鸡鸭干扰了。
我们想象着住在里面,怎样度过自己的每一天。但是,想象终归是想象。
老房子一片黑寂,现实中我们正身处其中,而老房子里的动物世界,就在我们几步开外的地方:土鳖虫爬出砖缝;土蜈蚣在地上捕捉更小的甲虫;花蛇蠕动在房梁上,惊动了躲在那里的老鼠;无数的蟋蟀在放肆歌唱。要是在这个时候,你朝蟋蟀发声的地方走过去,它们准会马上安静一会儿,在发现没有危险后,又开始永无休止地唱歌。甲虫、跳跳虫、老鼠,也会加入狂欢晚会,好像这个世界原本就是它们的,我们这些人类只能给它们让位。
花蛇不时会在墙缝里留下它们蜕掉的皮。要是有勇气的话,可以扯出缝里的蛇皮,看蛇皮的另一头究竟连着什么。有时候,蛇皮在土砖缝里已经被撕碎了,拉出来不会有什么新发现。有的时候,老鼠会把蛇皮拖进它们的洞里当作床垫,一拉蛇皮,便可以将洞里的那些红皮小老鼠拉扯出来。晚上,各种生命在老房子的旮旮旯旯里施展它们的拳脚。
…………
几乎每天晚上,老鼠都会光顾我们家的谷仓。看着辛辛苦苦存的粮食被糟蹋,我们深感心痛,因此想尽方法控制鼠患。
养猫这个方法行不通。因为父亲不喜欢猫,他觉得猫的叫声很是晦气。他想过很多其他方法,如放老鼠夹、老鼠药等等。
可是, 老鼠似乎都很聪明, 很少会落入父亲设置的圈套。
“你呀,不会动脑筋。”母亲有一次笑着和父亲说,“除了猫,还有许多动物可以捉老鼠。”母亲决定自己去找老鼠的克星。
我不知道除了猫,还有什么能帮我们消灭老鼠。因此,当看到母亲从山上捉回一条大花蛇的时候, 我吓得目瞪口呆。
我怕花蛇咬伤母亲,急忙劝她快扔掉。母亲连声劝我别紧张,还扳开花蛇的尖嘴,让我看它的牙齿,“这种蛇没有毒,也不会随便咬人。”母亲看我将信将疑的神情,随即对我进行了一番科普教育:“蛇分为毒蛇和无毒蛇,无毒的蛇就是想吃你,肚子也太小,装不下你的。”尽管没有之前那么害怕,我对母亲带回花蛇的举动,仍感不解。
“养在家里捉老鼠呀,不然我干吗花那么大力气去山里捉蛇?”
养一条蛇在家里捉老鼠?至今我都未想明白,母亲是否担心过花蛇会伤到或者吓到她的儿子。
母亲捉回的花蛇,叫菜花蛇,大概是因为它皮肤上的纹路很像菜花吧。这种蛇是长得最快的无毒蛇,喜欢吃老鼠和青蛙,经常盘踞在土房子的屋檐下。
这条蛇在我们家待了一阵子后,便习惯了家里的环境,之后更是大大方方地住到了房檐的草垛上。一到晚上老鼠出动的时候,菜花蛇便从草垛里爬出来,猎捕它的晚餐。
它沿着房梁小心翼翼地爬行,穿过草垛,等在老鼠出没的洞口。要是有一两只老鼠正停在那里嚼东西,它会迅速扑上去,咬住老鼠,含着老鼠的蛇头猛地从房顶俯冲下来,蛇尾巴则挂在房檐上方,然后它慢慢蜷缩着收回自己的身子,并一点点地把老鼠吞掉。
一段时间后,我和弟弟克服了心理障碍,也发现了母亲的一些我们之前不曾知道的绝技——譬如捕蛇。
母亲看上去是个很柔弱的女子,实在让人无法想象,她怎么会有如此大的勇气,敢独自一个人去捕蛇呢?
我们还央求母亲摊开她的手,想看她的手是否有什么法力,能制服那些大蛇。“才不是呢。”母亲微笑道,“我这手就是双凡人的手,没什么法力。”母亲说,她之所以会捕蛇,是因为生活所迫, 并且勉励我们, 要努力, 不要过这种生活。
母亲的哥哥——我的舅舅,是村里有名的捕蛇人,他们兄妹俩经常一起上山捉蛇,然后卖给镇上的饭馆。
母亲的方法管用倒是管用,家里的老鼠是少了很多,可是,解决了一个麻烦后,新的麻烦也接踵而至。
菜花蛇有一个天敌,叫银环蛇。银环蛇是湖南地区最毒的蛇,生性凶猛,尤其喜欢伏击小动物。菜花蛇就是它的猎物之一。
我不知道母亲决定在家里养菜花蛇时,有没有想过会招来它的敌人。
有一年深秋,正是家里将谷子收进谷仓的时节,一条银环蛇闯进了家里。那时,父亲已经外出打鱼了。银环蛇在村里很少见,小孩子一般都不认识。
那天,一条差不多两米长的银环蛇,沿着房子的墙壁溜到了大门口,我和弟弟在门口的小空地上玩耍。我们丝毫没有发现身边的危险,照样在那里打闹。或许,银环蛇本来不想惊扰我们,可它把我们的打闹当作了对它的威胁,它立即警惕起来了,半抬着头,嘴里吐着黑信子,随时准备朝我们扑过来。
“儿子,快往屋里跑!”突然,母亲在不远处大叫起来,她飞奔过来,银环蛇才缩退回墙角,离我们的距离稍远了些。我听到喊叫声,朝身后看去,只见一条黑白相间的蛇,缩在墙角。
它的头和菜花蛇的完全不同,呈三角状,眼睛里散发出冷冽的杀气。我叫了一声, 吓得腿都软了, 不知道往哪儿跑。
“蠢崽子,没听见我和你们说吗?怎么不往屋里跑?”母亲吼叫着,一把抱起了我和坐在地上的弟弟,冲进房间,把我们放到床上。她转身准备去拿工具, 好收拾门外的银环蛇。
可是,时间来不及了。
银环蛇看到我们进了卧室,也跟了进来,先是蜷在卧室的柜子底下,很快又爬了出来,径直朝我们的床边爬过来,越看便越让人觉得恐怖。
母亲也被吓到了,她怕毒蛇爬到床上攻击我们。她动了动身子,打算过来安慰我们,可是毒蛇猛地抬起身子,好像要朝她发动攻击。她无法绕到毒蛇的身后,她的捕蛇技巧此时发挥不了多少作用。
她退了几步,走到安全范围内,对我们说:“儿子,你们待在床上别动,妈去拿锄头过来。”
我们哭求母亲“救命”,求她“别走开”。母亲一边安抚我们,一边冲进厨房,拿了一把锄头,奔回卧室。
毒蛇盘踞在床底下,没有发动攻击,也没有动。母亲急了,弯腰用锄头去勾蛇身。银环蛇被激怒了,猛地从床底冲了出来,母亲也被吓得退了好几步。
银环蛇摆出攻击的姿态,吐着黑信子,摇晃着身子,与母亲对峙着,然后从地上跃起。
“嗨呀!”母亲猛地一叫,挥出手里的锄头。
蛇身瞬间被砍成了两截,蛇头飞向了床底,蛇身在地上扭曲着,鲜血直迸,淌了一地,腥味很快弥漫了整个房子,久久都未曾消散。
如果我对老房子还念念不忘的话,那一定是母亲用她的絮叨,把那些惊悚的、美好的事情,重新编排了一遍,编织成了一个温馨的谎言,让我觉得,那栋老房子里发生的一切,都是有趣的。
多年后,当我回忆起老房子,脑海里的画面总是极其相似——我依旧坐在卧室的木椅上,帮母亲整理她刚刚织好的渔网。渔网的丝线一条条从房顶垂下,每一条都在末端连着一块小石头。母亲的手在那些垂下的丝线中动作娴熟地跳动,不一会儿,就织出了无数个渔网结。她织网织累了,便会问帮她缠渔网丝线的我,有没有觉得累,要是累了,就到床上休息一下。我告诉母亲,不累,一点儿也不累,我还可以缠好几十捆呢。房子里有只小老鼠定是饿了,它从墙缝里伸出头来,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爬了出来,看到老鼠,我一声尖叫,抓起鞋子就扔了过去。老鼠“吱”地叫了一声, 弹跳着躲开我扔出去的鞋, 又爬回洞里, 迟迟不肯出来。
我独自守在老鼠洞口,将一根树枝伸进洞里,想把老鼠勾出来。可是老鼠洞很深, 无论我怎么使劲, 也碰不到洞底。
我是不是该求母亲,把房檐上的花蛇捉下来,请它帮忙逮住这些小蟊贼呢?
文章来源:学习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