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澈的爱 只为强军 ——“全国拥军优属模范”贾美荣的拥军故事
2024-07-16 来源: 浏览量:


数十年如一日,她因爱追寻,紧跟拥军步伐,不惧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数十年如一日,她真心奉献,紧贴时代脉搏,不怕路遥远,母爱撒军营;数十年如一日,她真诚爱党,紧跟党旗指引,不徒名与利,传承拥军情。她就是全国爱国拥军优属模范贾美荣。她是四十年代军人女儿,六十年代军人妻子,八十年代军人母亲,新时代战士的“兵奶奶”。她的一生与“军”字结缘,与“军”情结伴,倾心“数十载”,矢志“强军梦”!

贾美荣,1948年1月出生,建国前夕随父母从河南洛阳来到泰安。她生于军人家庭,长在部队大院,嘹亮的军号、雄壮的军歌、飒爽的军姿在她心里闪烁着多彩的光芒。她不是军人,却把战士当做最亲的人。一封封拥军信,诉说着浓浓拥军情;一通通问候电话,讲不完鱼水情深。

年轻的时候,她是拥军文艺骨干,在话剧《红太阳的哨兵》中饰演战斗英雄的妹妹,自己演得投入,战士们看得入神。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她斩钉截铁的说:“既然没能当成女兵,就要做军嫂,非军人不嫁”,后来经人介绍,她如愿成为了一名军嫂。

从军嫂、到“兵妈妈”再到“兵奶奶”,执著的走着这一生的爱国拥军路1987年春节,她来到山东武警某部与新兵战士一起欢度佳节,家里就剩下丈夫、儿子、女儿在家过年。事后,上中学的女儿不解的问:“妈妈,别人家过年都是全家团聚,为什么你要在年三十去陪新兵战士们过年呢?你图个什么呢?”贾美荣愧疚但又自豪的向孩子说道:“你说得对,都想和家人一块欢渡春节,但是新战士们为了保卫国家和人民,远离自己的家乡和亲人来到我们这参军入伍,在过年的时候,他们更会想念亲人,我去军营陪他们过春节图就是让战士们有我这个“兵妈妈”陪他们,不再想家,更安心军营,练兵习武,保卫好咱们的祖国!”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连续去部队过了28个春节,一直到部队改变征兵时间,她才不再去新兵教导大队,陪新战士过春节。

泰山有极顶,拥军无止境。在数十年的拥军路上,她进军营作报告数百次,结缘2000多名“兵儿子”“兵女儿”,并保持书信往来或电话联系。从第一封拥军信起,贾美荣写出的拥军书信已逾15000封。一名泰安籍的战士写信向她倾诉:家里祖孙三代住在两间破房子里,回家探亲只能搭地铺。贾妈妈给这名战士所在地的民政局和村委会写信反映情况,并跑前跑后。一年后,这名战士来信,他家的宅基地解决了,新房子也盖起来了,哥哥也订了亲。像这样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她总是为战士想的多,替自己考虑少。1998年,她自费开通拥军热线,拥军电话一打就是二十多年。随着社会发展,她主动学习发短信、聊微信,用新通讯工具与“兵儿子”“兵女儿”保持联系。

清澈的爱,只为强军。1997年,倡议成立“拥军妈妈队”,18名公益人士积极参加,她们走进军营,夏送清凉,冬送温暖;2001年,筹资30万元,在泰城注册全国首家拥军旅行社;2002年,成立免费军人婚介所,帮助100多名官兵喜结良缘;成立拥军影社,免费为现役军人拍单身照、集体照和家庭照2014年,注册成立“贾美荣拥军优属服务中心”,开展“泰山之托·向日葵”活动资助困难军人子女上学,开展慰问帮扶困难老复员军人、抗战老兵等拥军活动并一直持续到现在。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奶奶今年已经70多岁了,但为了托起“强军梦”,愿再来几个“数十载”,共同铺就更加灿烂辉煌的拥军路。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