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小家更为大家45年铸就一片橄榄绿 ——山东省“十佳兵妈妈”李永香的故事
2024-07-18 来源: 浏览量:


李永香,1956年生,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上高街道办事处桑家疃村村民先后被表彰为山东省十佳兵妈妈”、“山东好人”、“新时代泰安榜样”、泰安市“十佳兵妈妈”、泰安市2021年度善行义举四德榜“榜上有名”先模人物、泰山区“最美兵妈妈”1979年,李永香不顾亲友反对嫁给一等战残军人刘令义,44年来她将丈夫照顾的如同常人,把一双儿女送到军营保家卫国建功立业,她热心拥军事业,组建“永香拥军工作队”,关心下一代红色教育,诠释新一代“兵妈妈”的大爱情怀。

为小家,她坚定勇敢挑起家庭重担

1978年22岁的李永香邻村战士刘令义相识,不久,两人相恋。1979年4月25日,李永香收到一封部队来信,刘令义在前线作战受了重伤,叫她尽快探望,李永香急忙奔赴广州。到了医院,3次开颅手术后,刘令义头部大部分碎弹片被取出医生说:“能活20年就是一个奇迹!”但一心嫁给军人的李永香不顾家人亲友反对和劝说,1979年12月27日,毅然决然选择了嫁给了一等伤残军人刘令义。

婚后,部队批准刘令义回乡疗养,为照顾病重的丈夫和年幼的孩子,李永香辞去村干部职务,全职照顾一家老小,一家四口人只能靠刘令义每月的抚恤金和护理费生活。李永香坚信“人活路不死”,她卖过雪糕、苹果,挖过地槽、扫过马路,在煤油灯下糊过火柴盒……在她的辛勤劳动和悉心照料下,刘令义的身体逐渐好转,儿女也乖巧懂事、学习勤奋并接过父亲的接力棒,相继入伍。

为让儿女在部队安心,李永香总是报喜不报忧,丈夫刘令义的病情时有反复,经常住院治疗,有时候一住就是十几天,李永香总是在电话中说“你爸爸身体情况很好,吃饭也很好,还重了几斤,放心吧!”2002年8月26日,李永香带着孩子们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国旗仪式,面对庄严肃穆、威武雄壮的升旗场面,李永香情不能已,流着热泪对他们说:“看到了吗?是不是特别震撼,特别雄壮,作为一名军人,你们要像父亲那样爱国家爱军队,用感恩的心,好好工作,要永远珍惜这份光荣。”

为大家,她大爱无疆爱军拥军当先

在乡亲们眼里,李永香有文化,头脑灵活,是个热心肠谁家有了烦心事,都喜欢找她倾诉帮忙,李永香经常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如果大家都想着自个儿,谁来守护咱们的国家?”近年来,随着丈夫刘令义身体逐渐好转、儿女先后成家,家庭幸福和睦,热心肠的李永香再也闲不住了,她认真规划自己的拥军事业,以实际行动再为部队和军人军属出一份力。

积极参与各类拥军优属活动。她慰问驻地部队、欢送入伍新兵,到驻地部队、泰安军供站帮厨,为官兵们制作可口饭菜,与驻地部队官兵开展“座谈会”,倾听并解决他们的烦心事,热情开朗、真诚豁达的“李阿姨”深受部队官兵的欢迎;她关心部队适龄军人,积极为军人和地方青年“红娘”,为战士“搭鹊桥”,她的电话成了名副其实的“红娘热线”,在她的帮助下,96对军人情侣喜结连理她关心广大退役军人,春节、“八一”重要节日,主动走访慰问困难退役军人、优抚对象

组建“永香拥军工作队”,建成“永香驿站”。20233月,李永香带领上高街道桑家疃村5名热心肠的“兵妈妈”牵头组建了“永香拥军工作”,开展“你在我心中是最美——军人军属座谈会”,兵妈妈们坐在一起畅谈孩子们的当兵历程,并为孩子们写“家书”制定了“拥军工作”的责任与规章制度和“永香驿站”的内容她们的不懈努力下,“永香驿站以最快的速度建成。她们积极协助为立功受奖现役军人送喜报,为新兵入伍的现役军人家属悬挂“光荣之家”,送去的还有兵妈妈们的祝福和慰问。

一家四口,三名军人,自己是拥军队伍的一员,李永香深感光荣和幸福。既为小家,也为大家,如今的李永香用自己的爱与坚守为自己的小家、也为国家铸就了一片“橄榄绿”!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