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 兵支书在行动丨张继峰:从“铁血战士”到“红色头雁”
2025-04-14 来源:东平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浏览量:

政治立场坚定,是兵支书最鲜明的特质。在军营,他们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祖国的安宁;在乡村,他们用忠诚和担当践行着党的宗旨。张庄村支部书记张继峰就是一名退役军人,始终坚持党性原则,依法依规办事,既维护了群众利益,又推动了产业发展。他说:“在部队,我学会了听党指挥,在村里,我更要为党分忧”。

铁腕治村焕新颜

任职之前,张继峰面对的是脏、乱、差,存量垃圾堆积成山,办公场所破烂不堪,村集体负债累累等困境。这位曾在绿色军营服役多年的老兵,深知精神面貌对生活质量的重要性。2017年上任后,借助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改善人居环境大势,在清理多年存量垃圾的同时,清除各户18米宅基地外大小树木2300余棵。清理村集体原大棚占地15亩,并征收承包费4.5万元,清理村内危房宅基地及村内外四荒地21亩,并收承包费4.2万元。在村集体有了一定资金积累后,积极响应东平县委县政府号召,偿还原村委欠信用社不良贷款及利息5.47万元。

 在党委政府和管区总支的大力支持下,多方向争取了上级扶持资金。其中组织部强村固基费用3万元,修缮了破败不堪的办公场所。争取一事一议项目资金10万元,并自筹资金4.5万元,修水泥路1900平方,文化广场一处,改善了村民的出行和娱乐需求。争取移民结余资金41.7万元,新打了机井七处及完善全部配套,修水泥路面3200平方。在村主干道栽植黄金槐315棵,并购买4000棵红叶石楠用于街道绿化。在环境整治过程中,张继峰发挥了军人雷厉风行的作风,带领村民清理垃圾、整治河道、绿化村庄。短短半年时间,村里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垃圾不见了,河水清澈了,道路整洁了,庭院美丽了,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

攻坚克难兴产业

党委政府号召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张继峰带领村两委成员积极响应,发展设施农业。大棚建设初期,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市场不明等难题接踵而至。张继峰发扬军人迎难而上的精神,多方筹措资金,争取政策支持。在他的带领下,村里的蔬菜大棚初具规模,并有序发展,用军人的担当和智慧,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路。村庄不仅产业兴旺了,村民的腰包也鼓起来了,村集体有了可观的收益,偿还了村委多年积下的外债12.53万,从此轻装上阵,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这位兵支书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民、肩上有责,就一定能带领群众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打胜仗、立新功。

心系桑榆暖民心

张继峰上任之初,就把关爱老人作为头等大事。他深知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基层干部的责任担当。在职这些年,村里每一位老人的生活状况,身体状况他都了如指掌。通过和镇卫生院、民政、社保等部门沟通协调,为贫困家庭提供了低保,临时救助,保障了基本生活。全体村民稳定发展,杜绝了因病、因灾返贫的现象。

从“铁血战士”到“红色头雁”,张继峰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书写着新时代的奋斗篇章。他将军人的忠诚品格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行动,将部队的优良作风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有效方法,用实际行动诠释着退役不褪色、建功新时代的铮铮誓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