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波,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空中电子对抗员、二级军士长,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两次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2023年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军士”。
驾驶战舰驰骋大洋,是舰艇兵的梦想;沿着绳索从天而降,是陆战兵的荣耀;扣动扳机千里狙杀,是特种兵的飒爽。
这些血气方刚、征战疆场的画面,是每名热血儿女从军报国的向往。而在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某部空中电子对抗员宋波眼中,在无形战场中操纵设备针锋对决,在电波舞动中将目标锁定跟踪,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
作为空中电子对抗员,每次随战鹰起飞,宋波都保持着闻战则喜的状态。戴上耳麦,坐在电脑屏幕前,宋波需要对每一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和判别。那一刻,他的眼中好像透着一束光。
用战友的话说:“一旦走进战位,宋波就像是一名‘空中猎手’,眼神中透着猎杀的光芒。”
那年夏天,大学毕业后的宋波成了一名海军直招军士,被分配到某观通站担任雷达侦察兵。凭着刻苦努力,不到半年时间,他就成了业务骨干,但心中一直怀着飞翔的梦想。
得知海军某型战机要选拔骨干的消息,宋波毫不犹豫地报了名,开启了“空中猎手”的翱翔之路。
那年8月,宋波和战友接到任务,迅速出动。开机、建链、搜索……抵达目标空域,宋波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然而,尽管使出浑身解数,机组却迟迟未能发现目标,任务最终失败。
“作为电子对抗员,未能及时发现目标,我难辞其咎。”走下战机,宋波内心充满自责,主动“请罪”,可他也明白:战场上不会有认错的机会,必须在失败中总结经验,不断磨砺猎杀本领。
面对失利,宋波没有沉浸在气馁的情绪里,而是立即和机组其他人员展开复盘,邀请厂方技术人员进行数据资料研究,分析查找原因。最终他们发现,在战机预警范围的某个交界处,雷达回波遭受强干扰,致使战机未能发现目标。这让宋波认识到电子对抗不是按部就班地操作武器装备那么简单,需要扎实的业务水平和空中综合处置能力作支撑。
为了把装备性能摸清摸透、把战法技法训精训全,宋波变压力为动力,始终把自己当成“小学生”:飞行开始前,他提前预想关键节点、筹划处置方案;遇到特情,他刨根问底查原因、想对策;飞行结束,他第一时间记录数据、复盘分析……凭着这股干劲、钻劲,宋波的业务能力大幅提高。
功夫不负有心人。随后的一次训练中,宋波所在机组突然接到上级指令,前出查证某水面目标。战机立即改变航线,前往任务海域。
由于机组得到的是目标概略方位,加之海面船舶纷繁复杂,查证任务难度陡然增加。机舱内,宋波紧盯显控屏,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誓要从密密麻麻的信号中找到那个异常的光点。
突然,一个微弱的信号引起了宋波的警觉。常年跟信号打交道,宋波对异常数据有着条件反射般的敏锐直觉。尽管一闪而过,但宋波意识到,这是目标舰船为了隐蔽而进行电磁欺骗。
一名猎手的实力开始真正展现。宋波镇定自若,逐个进行参数比对,以最快速度排除干扰信号,确定目标信号特点,并成功锁定。
很快,目标舰船的定位线出现在屏幕中。宋波立即上报目标方位,战机随即改变航线飞往目标位置。最终,在机组成员的密切协同下,成功查证水面舰船目标。
3000 余小时的飞行,几十次重大任务的淬炼,宋波的眼睛始终锁定海空战场。他总结出百余种信号参数,将飞行中积累的数据做成实用手册供大家学习;提出10 余条装备升级改进建议,全部被厂家采用;撰写10余篇专业论文,成为其专业领域参考运用的教材……
每次升空,宋波都当作实战对待。跟随战机呼啸翱翔的他目光锐利,一如既往守护在海空战场。